将信用卡绑定Paypal几个月以来,没想到每次交易的美元都被Paypal给转换成人民币了,收取了高昂的转换费,十分气愤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啊。
下图是张被Paypal骗了转换费的付款账单:

719.67/104.96=6.8566,查询当天招行美元卖出价是662元/100美元,折算下来汇率是6.62.上图中的交易$104.9*6.62=¥694.8352,¥694.8352-¥719.67≈-¥24,也就是我这笔交易额外付出给Paypal 24元人民币。
PS:这里有必要说明下,近一年以来招商银行美元固定汇率是6.943,因为购汇还款是在还款到账当天的结算的,汇率每天都在变,所以他只能设定一个固定汇率。
据知,PayPal的兑换程序采用其自己维护的当前汇率,且不说其屡被批评与国际汇市的同步滞后,PayPal自身还会收取2.5%的固定手续费。
如此,又该怎么办呢,是不是甘受Paypal的压迫呢?
从PAYPAL 默认的货币兑换程序“汇率”不划算 那里得知原来自己可以选择让发卡行来执行币种兑换。
下图是一张使用Paypal付款的确认步骤

看了“其他兑换选项”了吗,猛击之,你将跳转到下面这个页面

不知道是做Paypal汉化人员的能力问题还是Paypal故意搞成这样,上面这种解释实在让人难以理解,还好有高人给出解释,下面来自当心PayPal支付中的汇率陷阱文中的解释:
第一种方式是PayPal负责货币的兑换,并收取兑换手续费。计入信用卡账单的将是PayPal折算后的本币金额。这是PayPal默认的兑换方式。
第二种方式是信用卡发卡银行负责货币的兑换,并收取兑换手续费(因银行或信用卡种不同,可能没有手续费。)。计入信用卡账单的将是待付款项的币种。
也就是咱们如果是用Paypal消费美元的话,记得选择第二种,也就是选择“在给我的账单中使用卖家列出的币种”,消费美元之后的账单应该是下面这张图,

看到没有,直接消费的就是美元。
经过Blinux多次测试,Paypal可以记住你上一次付款的选择,也就是你仅需要调整一次,以后每次都是用美元来消费。
所以大家以后得留个心眼了。
扩展知识
1.Blinux询问了工行和招行的客服,得知还美元的汇率是等账单日之后还款到账当天银行10:00AM美元的卖出价。并非是扣款当日的汇率,所以现在美元汇率这个趋势,对我们还款是非常有利的。
2.工行双币信用卡美元和人民币额度是独立的,并非招行美元和人民币共享,另外选择工行信用卡使用Paypal是不会出现其他兑换选项的,不给Paypal有转换的机会。
总共1行 1页 每页20行 1